月经期不应受寒,寒气侵入容易导致气血凝滞、痛经加剧及月经紊乱等不适反应。
经期女性气血下行,子宫内膜脱落出血,全身抵抗力相对下降,此时若感受寒邪,极易干扰正常的生理过程。寒冷刺激会使体表和盆腔内的血管收缩,子宫血流减少,经血运行不畅,出现小腹冷痛、腰酸加重、经血夹杂血块或经量突然减少等情况。尤其是下腹部、腰部和足底暴露在冷风或低温环境中,如穿露脐装、久坐冰凉地面、脚踩冷水,都会加速寒气入侵,引发或加剧痉挛性疼痛。许多女性反映经期吹空调后腹痛难忍,正是寒凝血瘀的典型表现。
从中医角度看,“不通则痛”,寒邪闭阻经络,阻碍气血运行,不仅影响当次月经的顺畅程度,还可能埋下长期月经不调的隐患。部分人因反复经期受寒,逐渐发展为周期性剧烈痛经,甚至影响卵巢功能,导致月经推迟、经期延长或闭经。现代生活中的冷饮、空调房、紧身牛仔裤等因素叠加,更增加了受寒风险。因此,经期应注重保暖,避免贪凉,保持腹部、腰部和下肢温暖,有助于经血顺利排出,减轻身体负担。一旦不慎受寒,可及时热敷小腹、饮用温热红糖姜水,帮助驱散寒气,缓解不适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