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尿失禁较为常见,但并非“正常”到无需干预,属于可预防和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。
分娩过程中,尤其是顺产,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肌肉、韧带及支配控尿的神经造成牵拉甚至损伤,导致膀胱括约肌控制力下降。因此,不少产妇在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或提重物时出现不自主漏尿,医学上称为“压力性尿失禁”。据统计,约30%至50%的产后女性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尿失禁,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被动接受,更不代表无法改善。
轻度尿失禁可能在产后数周内随身体恢复自行缓解,但若持续超过6至8周,或漏尿频繁、量多,就需引起重视。长期忽视可能导致症状加重,甚至引发阴道前壁膨出、子宫脱垂等盆底器官脱垂问题。科学应对包括尽早开始凯格尔运动(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)、避免久站久蹲、控制体重、保持规律排便。必要时可寻求产后康复科帮助,通过电刺激、生物反馈等专业手段修复盆底功能。产后42天检查应包含盆底评估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有效恢复控尿能力与生活质量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