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坐引起尾椎骨疼痛,多因尾骨长期受压、姿势不良或既往损伤导致局部软组织劳损和炎症反应。
尾椎位于脊柱最下端,由3到5节退化的椎骨融合而成,是人体坐姿时的重要承重支点之一。当长时间坐着,尤其是坐在硬质座椅或姿势不当时,体重会集中压迫尾骨区域,导致周围韧带、肌肉和脂肪垫持续受压。这些软组织本可起到缓冲作用,但长期挤压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变差,组织缺氧、代谢废物堆积,引发慢性炎症,产生酸胀、刺痛或钝痛感。疼痛在坐下、起身或向后仰靠时尤为明显,平躺时则明显缓解。
部分人曾有过跌坐史,如滑倒时臀部着地,可能导致尾骨挫伤、脱位或轻微骨折,虽当时未及时治疗,但已形成慢性损伤基础,久坐后容易复发。此外,女性骨盆较宽,尾骨位置相对外展,承压时更易受力不均,因此发病率高于男性。产后女性因分娩过程中尾骨可能受到牵拉或挤压,也较易出现此类问题。为减轻症状,应避免长时间连续坐着,使用中间有凹陷或后方挖空的护尾骨坐垫,分散压力。保持上身挺直,避免身体后仰或前倾。若疼痛持续不缓解,或伴有麻木、放射痛,需及时就医,排除尾骨囊肿、骶尾部肿瘤或神经压迫等其他病变,必要时通过X光或MRI明确诊断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