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洞流脓表明已发生感染,需立即采取正确护理措施,多数轻症可通过科学护理自愈,严重者应及时就医。
一旦发现耳洞持续流出黄色、绿色或血性脓液,并伴有红肿、疼痛、发热,应立即开始规范处理。首先,保持冷静,避免用手直接触碰或挤压脓包,以防感染扩散。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专用耳洞护理液清洁耳洞区域2-3次,轻轻擦拭耳钉前后,彻底清除分泌物。清洁后让耳洞自然风干,保持干燥透气,切勿用不洁棉签或毛巾用力摩擦。
检查所佩戴的耳钉材质,若为廉价合金(尤其是含镍产品),可能引发过敏并加重炎症,建议更换为医用级不锈钢、钛合金或14K以上金质耳钉,减少刺激。在感染未愈期间,不要自行摘下耳钉,以免耳洞闭合将脓液封闭在内部,形成囊肿或更严重的感染灶。
日常注意避免睡觉时压迫患耳,洗头洗澡后及时擦干耳部,两周内禁止游泳、泡澡。同时,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,增强身体抵抗力,有助于加快愈合。
若经过2-3天规范护理,红肿热痛减轻、脓液减少,说明情况正在好转,可继续观察。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,出现剧烈疼痛、硬块增大、发烧或耳周皮肤广泛红肿,则可能已发展为蜂窝组织炎或脓肿,必须尽快就医。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抗生素药膏(如莫匹罗星软膏)或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,切勿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或挑破脓包,以免造成永久性疤痕或感染扩散。及时应对,才能安全度过感染期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