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复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治疗不当、饮食不规律、胰岛素分泌异常或潜在疾病,需查明根源对症干预。
最常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用药与饮食、运动不匹配。例如: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剂量过大,注射后未按时进食;或运动量突然增加而未减少药量、未补充能量。此外,长期高血糖后血糖快速下降(如住院强化治疗),身体尚未适应,也可能出现“反应性低血糖”。
饮食因素也占重要比例:长期节食、不吃早餐、主食摄入过少,或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,会抑制肝脏糖异生(生成葡萄糖的能力),导致血糖供应不足。部分人存在反应性低血糖,多见于餐后2-4小时,因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,血糖骤降,常伴心慌、出汗、手抖等症状。
更需警惕的是病理性原因:如胰岛β细胞肿瘤(胰岛素瘤),会不受控制地分泌大量胰岛素,导致空腹低血糖,症状常在清晨或运动后加重,进食后缓解,是需要手术治疗的罕见病因。严重肝病(如肝硬化)影响糖原储存和糖异生,肾功能衰竭影响降糖药排泄导致药物蓄积,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(如艾迪生病)导致升糖激素不足,都可能引发反复低血糖。
此外,胃部手术后食物快速进入小肠,刺激胰岛素过度分泌,也可导致“倾倒综合征”相关低血糖。若频繁出现低血糖,应记录发作时间、症状、饮食和用药情况,及时就医检查血糖、胰岛素、C肽等指标,明确病因,避免误诊误治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