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总睡眠时间略有缩短属常见生理变化,但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并非正常衰老表现。
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的睡眠结构确实会发生改变:深睡眠减少、夜间易醒、早醒等现象较为普遍,部分人每晚睡眠可能降至6小时左右。这种轻度减少若不影响白天精神状态和日常功能,可视为自然老化的一部分。然而,若出现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、频繁夜醒、早醒后无法再睡,或白天明显疲倦、注意力下降,则提示存在睡眠障碍,而非单纯“年纪大了”。
许多老年人误以为睡得少是必然现象,忽视潜在病因。实际上,慢性疼痛、夜尿频繁、焦虑抑郁、药物副作用(如某些降压药或激素)、睡眠呼吸暂停等都可能干扰睡眠。长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力、加重认知衰退,并增加跌倒和心血管事件风险。因此,若睡眠问题持续两周以上,应主动就医排查原因。改善方法包括规律作息、避免午后浓茶咖啡、适度日间活动、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等。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药物或短期药物干预,切勿自行服用安眠药。良好睡眠是健康老龄化的基石,值得认真对待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