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间盘突出是否必须接受治疗?不处理会带来哪些后果?
腰间盘突出是否需要治疗,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受压的严重程度,并非所有情况都需立即干预。
很多人在体检时通过核磁共振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,但本身并无腰痛或下肢麻木等症状,这种情况属于影像学上的“突出”,并不等同于“腰椎间盘突出症”。对于无症状者,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重点在于日常养护,如避免久坐、加强腰背肌锻炼、保持正确姿势等,以预防病情发展。然而,一旦出现持续性腰痛、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、麻木、无力,甚至影响行走或大小便功能,则表明神经已受到明显压迫,必须及时治疗,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。
治疗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分为保守与手术两类。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、药物缓解、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得到改善。例如急性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,配合牵引、热敷放松肌肉,后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脊柱稳定性。若经过6-8周规范保守治疗无效,或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(如下肢瘫痪、大小便失禁),则需考虑微创或开放手术,以解除神经压迫。因此,是否治疗不能一概而论,应由专业医生结合影像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,做到早发现、早评估、科学干预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