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国家质检总局最新抽检显示,卫生巾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指标超标、荧光剂残留、吸水倍率不足三大方面。
抽检发现某知名品牌产品菌落总数超出国标3倍,另有部分低价产品被检出禁用荧光增白剂,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皮肤过敏。
材料安全问题是此次不合格的重灾区。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绒毛浆,未经过高温消毒处理导致微生物滋生。检测数据显示,不合格产品的pH值普遍偏离人体皮肤弱酸性环境,长期使用可能破坏私处菌群平衡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标称"天然棉柔"的产品实际含有化纤成分,容易引发敏感体质人群的接触性皮炎。
产品性能缺陷同样不容忽视。部分样品的吸水倍率仅为合格标准的60%,使用中频繁出现侧漏、反渗现象。有消费者反馈某款"超薄"卫生巾在经血量大时出现断层,影响正常使用。此外,部分产品的背胶粘性过强,撕扯时易造成皮肤损伤,这类设计缺陷在抽检中占比达15%。建议消费者选购时注意查看产品执行标准号,优先选择通过ISO认证的品牌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