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洞感染期间不建议自行更换耳钉,以免加重感染或导致脓液积聚。
当耳洞出现红肿、疼痛、流脓等感染症状时,局部皮肤屏障已经受损,处于敏感状态。此时如果贸然摘下原有耳钉并更换新饰品,不仅会因反复触碰造成二次损伤,还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伤口深处,加剧炎症反应。更危险的是,一旦在感染未消时取出耳钉,原本通畅的耳洞通道可能闭合,导致脓液无法排出,进而形成皮下脓肿,增加治疗难度。
正确的做法是保留原有耳钉作为引流通道,确保分泌物能够顺利流出。若原耳钉材质为劣质金属或疑似引发过敏,也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后,在无菌条件下更换为医用级钛合金或纯金材质的防敏耳钉。切勿使用塑料棒或非医用材质替代,因其多孔结构易藏匿细菌,反而不利于愈合。只有在感染完全控制、红肿消退、无分泌物持续渗出后,方可考虑更换耳饰,并严格做好消毒工作。在此之前,坚持每日清洁护理才是关键。
声明: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。
53